第一百一十八节、真正的开放-《擎国》
第(3/3)页
“没办法啊!咱们现在所处的地位和他们当年对待我们的时候是一样的。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削弱敌人的方案啊,我们没有指名道姓的说哪个国家不好,只是我们在不厌其烦的宣传自己优秀罢了,喜欢盲从且没有主见的民众当然会被咱们吸引,届时咱还可以参考美国的移民政策,不是精英的咱坚决不要,可一旦被认定为中国公民,则绝对享受国民待遇。”
“哪怕对方是个日本人?”
“当然!没有全世界的精英向美国聚集,它怎么能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。当年唐朝之所以能光耀四方,也是因为其无与伦比的开放和包容,很多人都说明朝活得有骨气,终其一朝没有和亲没有赔款,但是我要说在唐朝皇帝眼中,只有国家最高利益才是需要固守的,其他不过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使用的手段。”
这句话对张韬的冲击很大,一直以来他都对明朝那股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骨气十分欣赏,毕竟这和新中**人那种永不屈服的军魂很接近,所以在张韬眼中看来,崇祯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,但是这份气魄和傲骨不是别人所能具备的,明朝虽然同历史上一样在煤山上走向终结,但是身为一个现代军人的张韬还是很推崇自己老丈人的。可听姜田今天的这番解释,似乎这明朝亡就亡在不会变通上,若是同历史上汉唐那样先示弱哪怕是称臣,积攒够实力后再向敌人摊牌。说不定便能延续历史上许多王朝那种绝地反击的戏剧性转折。
姜田对这个问题看法当然是源于后世内容丰富的网络,对于张韬来说自然是新鲜且颠覆性的。在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21世纪中国,做什么事情似乎都要先有一定的利益做支撑,从而导致普通人对于很多国家外交政策存在严重的不满倾向。或者他们只是借用这种观点来变相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状态的不满,但是导致了社会上一股难以形容的历史翻案风,这当中自然也夹杂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龌龊念头,或者是外国网络水军要借机制造舆论攻势,好在姜田作为一个在江湖中摸爬滚打的小人物,并没有完全受其影响,因为他知道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,所以站在决策者的立场上,面子有时候是可有可无的,短期利益也是可有可无的,最高统治者需要考虑的是国家的兴衰,为了两百年后还能延续现在的繁荣,就是舍弃几十年的短期利益又如何?于是张韬明白了,为了将来能彻底消除日本这个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,那么现在就开始接纳日本学生,并继续汉唐时的同化政策是十分必要的,朱元璋延续下来的孤立主义十分不可取。
从御书房出来看着落日的余晖,姜田感觉一阵眩晕,身为外交部副部长的他终于在对外政策上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。很难想象自己这样的小人物也能左右国家大政,以后自己那个小私塾会更加热闹,因为不仅是日本人,他和张韬就国际留学生各项规整制度做了一个统一的规划,以后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学生只要能通过“检定非汉语母语者汉语能力考试”,便可以获得留学生资格,当然这些人还要拥有医疗机构出具的“无恶性传染病检疫证明”,最后才能选择入学那个学校,目前只有国子监与姜田的私塾这两个选择。
后世对于这个政策的出台无论中外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甚至在东亚周边国家的历史教材上公然写到:“……孔子流传下来的有教无类的思想,被完全的继承下来,使得先进的中华文明与科学技术得以在全世界广泛传播,并拉开了全球化浪潮的大幕……”
欧洲的历史课本上也有类似的评价:“在文艺复兴早期,欧洲的思想家与改革家们依然在黑暗中摸索,正是大航海时期传播过来的东方文明使得先贤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,并找到了前进的方向……”
历史课本有时候是会骗人的,国际上对中国开放教育产业的高度赞扬,完全是建立在中华文明压倒性的优势上,其实从十七世纪开始欧洲一直在各个领域同中国展开对抗,并且一开始还小有优势,但是混战不休的欧洲各国一直没能形成统一的阵营,对抗中华的时候自然也就形不成有效的抵抗力量,直到在十九世纪中国率先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,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便迅速的衰落下去,再加上中华在国际上煽动殖民地民@主独@立运动,更加沉重的打击了欧洲列强,人才开始如雪崩般流入中国,最后在二十世纪奠定了地球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。并且在综合实力上领先后二十名国家的总和。
现在的姜田当然不知道这条称霸之路走得有多么艰辛,但是他明白自己这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,已经对世界产生了足够致命的影响,今后国际历史的走向将会更加破朔迷离,也无法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预测。有点心虚的他走起路来都有些晃悠。
“姜大人……”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,一个身穿大红官衣的官员满脸堆笑的走了过来:“看大人的样子想必是为国操劳过度了!”
这马屁拍的,虽然是事实但也让将姜田有点不太好意思:“哦……原来是梁大人,不知叫住本官有何见教?”
来人正是原兵部右侍郎梁范,此刻他完全没有当初平易近人的从容样子,反而是有些诚惶诚恐:“大人折煞下官了,前几日余等营中老臣皆被委以新职,今日便想小聚一番商讨如何不负皇恩,正巧见到大人您操劳过度,心中大为感佩,便想邀请大人您一同前往舒缓一番,圣上不也总说要臣下劳逸结合嘛……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