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第115章培养自己的商人 朝廷的大事,朱高炽参与不了。 不过根据朱棣的态度,到底关乎自家的社稷,无论是秦王,晋王皆心照不宣。 山东的煤资源不如山西,而且顾虑靖难之役,所以朱高炽也召回了山东的外柜执事们。 停止了在山东铺设商路的行为。 即将踏上正轨的形势,一下子止息了,产生了不少的无形损失,也让几名外柜执事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。 这也是一种士气。 朱高炽专门召集外柜,针对停止山东商事一事,做出了解释。 “个人必须为工厂的利益服务,工厂发展好,个人才能有更好的前途。” “朝廷的事情,你们不懂,也不需要知道,你们只需要做好工厂的事情。” “接下来,你们的重心,转到山西,陕西。” “山西的人口虽然不如山东,但是山西比山东,是具备更好条件的地方。” 朱高炽的话,并没有获得人们的认可。 山东才是北方的煤铁中心,而且山东比山西多了一百多万的人口,又靠近应府。 应府人口可是超过一千万。 这些外柜执事们,虽然在商业上都有了长足的锻炼,但对国家大事却不明白。 而且外柜的生意气氛更浓厚,导致他们虽然冲劲十足,却也更看重利益。 山西的煤炭资源,比山东的更好,但是这是还未发生的事。 煤井是需要探明的。 当今时代的勘探技术可不怎么样,常常依靠的是露矿场来发现,深层次的矿井富含地下水,开采和勘探技术都不足。 周世丰也一脸的担忧。 “应府的生意规模,十倍于北平,理应往南发展,不知道王爷为何往西。” “犹如王爷所言,我们要垄断行业,此处不被我们掌控,恐怕日后反受其咎。” 应府的勋贵多,地主阶级力量强大。 现在不趁着空白市场之际占领市场,恐怕要不了几年,应府会有商人敢冒犯燕王府的利益。 “咱倒不在乎应府。”朱高炽摇了摇头。 南方的煤矿资源不校 “论银钱,论人口,论生意规模种种,应府虽然碾压北方数省,但是也为他带来了缺点,反而打不败咱们。” 周世丰不懂。 这是什么道理? 做生意不就是谁的盘子大,谁就能打败对手么。 “等掌握了山西的煤矿,再加上北平,咱们在煤炭业等于立于不败之地。” “可是其余的行业呢?” 周世丰作为中华重工的大掌柜,更加了解贵饶商业计划。 以后可不只是煤炭业。 “依托煤炭业,等咱们的生意发展起来,应府的商人们不是对手。” 朱高炽信心十足。 当民众的货币持有量越来越多,奢侈的生活习惯越来越流行,税负越来越沉重。 那么在这个国家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必然会相应提高,有可能远远高于不存在上述现象的那些商业竞争对手国,此后这个百物腾贵的国家将逐步丧失它的商业优势; 打个比方。 第(1/3)页